如果美國海關在海外倉查到仿牌,賣家可能會遇到一系列“驚喜”

貨物直接沒收
海關一旦認定是仿牌,你的貨物大概率會被直接銷毀或沒收。比如之前有賣家囤了幾十條卡地亞手鐲,結果連同整批貨一起被扣,直接“顆粒無收”。
罰款“肉疼”
根據美國《海關法》,罰款金額通常是貨物價值的30%以下。比如那批被查扣的2193件仿牌珠寶,按正品價算總值2532萬美元,光罰款就可能高達700多萬。更慘的是,如果品牌方追責,賠償金額可能更高,甚至“連本帶利”翻倍。
品牌方上門“找麻煩”
仿牌被查后,品牌方可能直接起訴。美國大牌的律師團隊可不是吃素的,一旦敗訴,不僅得賠錢,還可能面臨長期法律糾紛。比如之前有賣家被梵克雅寶告上法庭,賠償金額直接突破五位數。
信用受損,業務受限
被查扣記錄會留在海關系統里,后續發貨可能觸發“高頻查驗”,甚至被列入“黑名單”。有些賣家因為一次仿牌被扣,之后每次出貨都被100%開箱檢查,物流成本翻倍不說,客戶也容易流失。
長期風險:業務難做
如果企業信用等級被降,可能連正規報關資格都沒了。更夸張的是,有些賣家因為多次違規,直接被吊銷營業執照,徹底告別跨境電商圈。
舉個真實例子:去年有個賣家往美國發了一批仿版雅詩蘭黛面霜,結果被海關查扣。不僅損失了貨物,還被品牌方索賠5萬美元,后續發貨時每次都被重點查驗,客戶投訴也多了,最后干脆退出了美國市場。
所以啊,仿牌這事兒,千萬別心存僥幸。現在海關技術升級(比如X光掃描、AI識別),連“稍作修改”的商標都逃不過“火眼金睛”。與其冒險碰運氣,不如老老實實走合規路線,畢竟“活著才是賺”。
免責聲明:個別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本網站轉載僅為分享和交流行業信息,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
“環至美,專注美國大件尾程派送,自助叫車,智能比價,快速履約,全程跟蹤!”
掃描二維碼
相關資訊
旺季爆倉怎么辦? 提前規避歐洲海外倉容量風險的3個方法
2025-10-20每年一到Q4,跨境賣家的朋友圈總會出現類似的“悲鳴”:“貨到港了,海外倉說沒位置,不讓入庫!”“倉庫爆倉,訂單延遲3天發貨,差評來了……”“說好5天送達,結果客...
自建倉vs第三方倉,歐洲海外倉模式優劣全面對比
2025-10-20對跨境賣家而言,當業務從“小打小鬧”邁向穩定出貨,尤其是日均訂單突破500單的門檻時,一個繞不開的問題便浮出水面:要不要在歐洲建海外倉?如果要,是自建,還...
規模≠安全! 如何真正評估一家歐洲海外倉的實力?
2025-10-20最近有位賣家朋友,踩了個大坑。他選海外倉時只看一個標準:倉庫面積夠不夠大、在不在德國核心物流區、有沒有“全球Top級”宣傳語。沖著“大品牌、大規模...
從入庫到出庫,歐洲海外倉全流程收費結構拆解
2025-10-20做歐洲市場,海外倉幾乎是繞不開的一環。本地發貨、快速派送、支持退換,這些優勢背后,是整套復雜的物流服務體系。但很多賣家在真正使用時才發現:報價單看著...
換標貼標要加錢?歐洲海外倉增值服務收費清單全公開
2025-10-20做跨境電商,尤其是亞馬遜賣家,對“換標”這兩個字應該不陌生。產品滯銷了、FNSKU貼錯了、品牌升級要換包裝、甚至因為合規問題被下架……這些時候,直接銷...
海外倉費用陷阱曝光!歐洲代發每單到底貴不貴?
2025-10-20最近不少做歐洲市場的賣家朋友都在問:用海外倉一件代發,看著報價挺低,怎么一算總賬反而更貴了?明明是為了提升時效、優化客戶體驗,結果利潤卻被各種隱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