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跨境電商,越來越多平臺開始推自己的海外倉服務,比如Shopee、亞馬遜FBA、TikTok Shop海外倉等等。很多賣家都在問:把店鋪和這些平臺的海外倉系統對接起來,到底要花多少錢?有沒有隱藏收費?
先說結論:大多數情況下,平臺不收“對接費”。
也就是說,你把自己的店鋪和平臺官方海外倉系統打通——訂單自動同步、庫存自動更新、發貨狀態回傳——這個過程本身是免費的。
但!免費的是“對接動作”,背后涉及的倉儲、操作、配送等服務,每一項都明碼標價。
我們真正該關心的,不是“連系統花不花錢”,而是“用了之后每單成本多少”。
我們挑幾個主流平臺,看看它們的海外倉是怎么收費的。
Shopee從2025年起優化了海外倉費率結構,整體更透明。
頭程費用:按體積重或實際重取大者計費,普貨約¥1.8-2.6/kg(國內發往東南亞)
倉儲費:
前30天免費
第31-60天:SGD 0.45/立方英尺/月
第61-120天:SGD 0.9/立方英尺/月
超過120天:平臺可能強制銷毀
操作費:
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按單收費,約SGD 1.8-2.5/單
新加坡:按件收費,SGD 0.6/件(多件訂單另計)
尾程配送費:由平臺統一安排,費用已包含在訂單履約成本中,賣家無需單獨支付
退庫費:若需提回庫存,按托盤或箱數收取,約SGD 20-50/托
? 特點:系統對接完全免費,所有費用在賣家中心清晰展示,支持API自動同步訂單與庫存。
FBA本身就是平臺+倉儲+配送一體化服務,系統天然打通。
入庫費用:按件收取,小件商品約$0.83/件,大件更高
倉儲費:
普通商品:$0.87/立方英尺/月(10月-4月)
高峰期(5月-9月):$1.15/立方英尺/月
長期倉儲費:超365天未售出,$6.90/立方英尺/月
配送費:根據商品尺寸和重量分級,例如:
0-0.5 lb:$3.63
1-2 lb:$4.93
3 lb以上逐級增加
其他費用:貼標費0.3/件、退貨處理費0.55/件等
? 特點:無需額外對接,所有訂單自動進入FBA流程,系統完全集成,費用按月結算。
TikTok近年來大力推廣本地履約,鼓勵賣家使用認證海外倉。
平臺不收對接費,支持API自動拉單
履約服務費包含:
訂單處理:1.2?2.0/單(視倉庫服務商而定)
倉儲費:0.7?1.0/立方英尺/月
配送費:4.5?8.5(根據重量和目的地)
頭程需自行安排,平臺提供合作物流推薦
? 特點:系統開放API接口,可一鍵綁定,訂單狀態實時回傳,適合中高銷量賣家。
雖然不收費,但還是要走個流程:
登錄賣家后臺 → 找到“物流”或“海外倉”模塊
選擇啟用海外倉服務 → 填寫倉庫信息(如果是第三方認證倉)
授權API對接(部分平臺需要)
測試訂單同步 → 確認庫存和發貨狀態能正常回傳
整個過程一般1-3天就能搞定,平臺都有操作指引,不需要技術背景也能完成。
Q:我用的是自己租的海外倉,也能對接平臺嗎?
A:可以,但要看平臺是否支持。目前Shopee、TikTok Shop允許接入認證的第三方海外倉,亞馬遜只認FBA。
Q:系統對接后,訂單會自動發到倉庫嗎?
A:是的,只要庫存同步正確,平臺會自動將訂單推送到倉庫系統,無需手動導出。
Q:有沒有月費或年費?
A:沒有。平臺不收系統使用費,所有成本都來自實際發生的倉儲和配送服務。
Q:費用會不會突然漲?
A:會,但平臺會提前通知。比如Shopee每年更新一次費率表,亞馬遜每年調整FBA費用,建議定期查看公告。
你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月均訂單量是否穩定在50單以上?
→ 量太少,攤不起頭程和倉儲成本。
目標市場對時效要求高嗎?(如7日內達)
→ 如果客戶不想等15天,那就必須本地發貨。
有沒有精力自己管庫存和物流?
→ 平臺對接后省心很多,系統自動跑,省時間。
如果三個答案都是“是”,那平臺海外倉服務真的很適合你。
平臺對接海外倉不收對接費,系統打通是免費的。
真正的成本來自倉儲、操作、配送這些實際服務。
Shopee、亞馬遜、TikTok等主流平臺費用透明,可在后臺查到明細。
API對接簡單,幾步操作就能完成,無需開發支持。
適合訂單穩定、追求時效、想減少運營負擔的賣家。
別再糾結“連系統貴不貴”,重點是算清楚每單成本,看看能不能提升你的客戶體驗和轉化率。歡迎咨詢環至美獲取海外倉報價。
免責聲明:個別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本網站轉載僅為分享和交流行業信息,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
“環至美,專注美國大件尾程派送,自助叫車,智能比價,快速履約,全程跟蹤!”
相關資訊
旺季爆倉怎么辦? 提前規避歐洲海外倉容量風險的3個方法
2025-10-20每年一到Q4,跨境賣家的朋友圈總會出現類似的“悲鳴”:“貨到港了,海外倉說沒位置,不讓入庫!”“倉庫爆倉,訂單延遲3天發貨,差評來了……”“說好5天送達,結果客...
自建倉vs第三方倉,歐洲海外倉模式優劣全面對比
2025-10-20對跨境賣家而言,當業務從“小打小鬧”邁向穩定出貨,尤其是日均訂單突破500單的門檻時,一個繞不開的問題便浮出水面:要不要在歐洲建海外倉?如果要,是自建,還...
規模≠安全! 如何真正評估一家歐洲海外倉的實力?
2025-10-20最近有位賣家朋友,踩了個大坑。他選海外倉時只看一個標準:倉庫面積夠不夠大、在不在德國核心物流區、有沒有“全球Top級”宣傳語。沖著“大品牌、大規模...
從入庫到出庫,歐洲海外倉全流程收費結構拆解
2025-10-20做歐洲市場,海外倉幾乎是繞不開的一環。本地發貨、快速派送、支持退換,這些優勢背后,是整套復雜的物流服務體系。但很多賣家在真正使用時才發現:報價單看著...
換標貼標要加錢?歐洲海外倉增值服務收費清單全公開
2025-10-20做跨境電商,尤其是亞馬遜賣家,對“換標”這兩個字應該不陌生。產品滯銷了、FNSKU貼錯了、品牌升級要換包裝、甚至因為合規問題被下架……這些時候,直接銷...
海外倉費用陷阱曝光!歐洲代發每單到底貴不貴?
2025-10-20最近不少做歐洲市場的賣家朋友都在問:用海外倉一件代發,看著報價挺低,怎么一算總賬反而更貴了?明明是為了提升時效、優化客戶體驗,結果利潤卻被各種隱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