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電商的物流鏈條中,美國海外倉的一件代發服務已成為眾多賣家實現本土化配送的核心環節。而在選擇倉庫時,一個被反復提及的問題是:美東倉和美西倉,價格有區別嗎?
答案是:有區別,而且這種區別不僅體現在頭程運費上,更貫穿于倉儲、尾程派送、時效成本等多個維度。
從中國發貨到美國,美西倉(如洛杉磯、長堤、西雅圖)是距離最近的登陸口岸。海運航線成熟,航程短,通常12-18天即可到港,清關后直接入倉。
而美東倉(如紐約、新澤西、邁阿密)則位于大西洋沿岸,貨物若直達需繞行巴拿馬運河,航程普遍多出7-10天,且船期不穩定,運輸成本更高。若選擇“美西清關+陸運中轉”模式,雖能提升時效,但多出的卡車轉運費用也會推高整體頭程成本。
因此,僅從頭程來看,發往美東倉的價格普遍高于美西倉。
由于美國本土的土地、人工和運營成本存在區域差異,美東地區的倉庫租金和人力成本普遍高于美西。
以標準倉租為例:
美西倉月均倉儲費相對較低,適合長期備貨或大貨量存儲;
美東倉因地處人口密集區,運營成本高,倉儲單價通常高出10%-20%。
雖然單平米差異看似不大,但對于SKU多、庫存量大的賣家而言,長期累積的成本差距不容忽視。
一件代發的核心是“本地配送”,而尾程費用與倉庫到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密切相關。
若您的客戶集中在美國東部(如紐約、佛羅里達、華盛頓特區),從美東倉發貨可實現1-3天送達,尾程運費更低,配送時效更優;
若從美西倉發貨覆蓋東海岸,不僅時效延長至5-7天,尾程費用也更高,影響客戶體驗和利潤空間。
反觀西部客戶,從美西倉發貨則具備天然地理優勢,配送成本最低。
很多賣家只關注“入倉價格”或“單件代發費”,卻忽略了綜合物流成本。
舉個例子:
一件商品從中國發往美西倉,頭程便宜,但若目標客戶在紐約,尾程配送貴且慢;
若將貨發至美東倉,頭程貴一些,但尾程省時省錢,整體履約體驗更佳。
因此,不能孤立地比較“美東貴”還是“美西便宜”,而應結合客戶分布、訂單密度、配送時效要求來評估總成本。
越來越多成熟的跨境賣家選擇“美西+美東”雙倉布局:
主倉設在美西,承擔大部分頭程入貨和中轉功能;
分倉設在美東,用于承接東部訂單,實現兩日達甚至次日達;
這種模式既能利用美西倉的低成本優勢進行集貨中轉,又能通過美東倉提升東部市場的配送體驗,實現成本與服務的平衡。
免責聲明:個別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本網站轉載僅為分享和交流行業信息,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
“環至美,專注美國大件尾程派送,自助叫車,智能比價,快速履約,全程跟蹤!”
上一篇:敏感貨能否發往美國海外倉
下一篇:海外倉入倉預約需要提前幾天
相關資訊
旺季爆倉怎么辦? 提前規避歐洲海外倉容量風險的3個方法
2025-10-20每年一到Q4,跨境賣家的朋友圈總會出現類似的“悲鳴”:“貨到港了,海外倉說沒位置,不讓入庫!”“倉庫爆倉,訂單延遲3天發貨,差評來了……”“說好5天送達,結果客...
自建倉vs第三方倉,歐洲海外倉模式優劣全面對比
2025-10-20對跨境賣家而言,當業務從“小打小鬧”邁向穩定出貨,尤其是日均訂單突破500單的門檻時,一個繞不開的問題便浮出水面:要不要在歐洲建海外倉?如果要,是自建,還...
規模≠安全! 如何真正評估一家歐洲海外倉的實力?
2025-10-20最近有位賣家朋友,踩了個大坑。他選海外倉時只看一個標準:倉庫面積夠不夠大、在不在德國核心物流區、有沒有“全球Top級”宣傳語。沖著“大品牌、大規模...
從入庫到出庫,歐洲海外倉全流程收費結構拆解
2025-10-20做歐洲市場,海外倉幾乎是繞不開的一環。本地發貨、快速派送、支持退換,這些優勢背后,是整套復雜的物流服務體系。但很多賣家在真正使用時才發現:報價單看著...
換標貼標要加錢?歐洲海外倉增值服務收費清單全公開
2025-10-20做跨境電商,尤其是亞馬遜賣家,對“換標”這兩個字應該不陌生。產品滯銷了、FNSKU貼錯了、品牌升級要換包裝、甚至因為合規問題被下架……這些時候,直接銷...
海外倉費用陷阱曝光!歐洲代發每單到底貴不貴?
2025-10-20最近不少做歐洲市場的賣家朋友都在問:用海外倉一件代發,看著報價挺低,怎么一算總賬反而更貴了?明明是為了提升時效、優化客戶體驗,結果利潤卻被各種隱形成本...